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关于印发《马鞍山市信访工作领导责任制追究实施办法》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9 10:53:11  浏览:8455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印发《马鞍山市信访工作领导责任制追究实施办法》的通知

安徽省中共马鞍山市委办公室马鞍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马鞍山市信访工作领导责任制追究实施办法》的通知《2004年第2号》



当涂县、各区委和人民政府,市直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
  《马鞍山市信访工作领导责任追究制实施办法》已经市委、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中共马鞍山市委办公室
马鞍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04年1月9日




马鞍山市信访工作领导责任追究制实施办法

第一条 为增强各级、各部门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转变工作作风,加强信访工作,及时、认真、妥善地处理群众信访问题,切实维护社会稳定,根据《安徽省信访工作领导责任追究制实施细则》(皖办发[2003]19号)的通知精神,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分级实施信访工作领导责任追究:市委、市政府及市信访工作领导小组对县区和市直部门、单位的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实施领导责任追究;县区党委、政府及其信访工作领导小组对其所属部门和乡镇党委、政府(街道办事处)的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实施领导责任追究,报市信访局备案;市直部门对其管理的单位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实施领导责任追究,报市信访局备案。
第三条 通报批评和责令作出检查适用于对下级党委、政府和本级党委、政府所属的部门,也适用于党委、政府及其部门的负责人的责任追究。
诫勉适用于对党政主要领导干部责任追究。
党纪、政纪处分适用于对有关责任人责任追究。
第四条 通报批评适用于以下情形:
(一)对上级关于信访工作的重要部署和重要会议精神,在一个月内不按照要求传达贯彻、认真落实的;
(二)没有建立党政领导接待群众来访的制度,或虽有制度但没有按规定认真实施的;
(三)没有按照规定建立信访隐患定期排查制度,或虽有制度但没有认真实施的;
(四)对信访人反映的合理要求没有认真负责地帮助解决,对一时不能解决又没有做好思想工作,导致信访人长期到上级机关上访形成信访老户的;
(五)对群众信访反映的问题处理不及时或处理不当,导致发生较大规模(来市50人以上、到省20人以上、去京6人以上,下同)群众来市、到省、去京集体上访,滞留上级机关12小时以上的;
(六)对集体上访、越级上访、重复上访反映的问题,对重大疑难信访案件,不实行领导包案或包案制度不落实的;
(七)对上级领导批示及上级信访部门交办的信访案件,按期结案率低于80%,或年终结案率低于95%的;
(八)对发生较大规模到市以上机关集体上访,事先未报告信息,事后又未按《关于加大对集体上访劝返处置工作力度的通知》(皖信组发[2002]5号)要求及时做好劝返工作,造成不良影响的。
第五条 责令作出检查适用于以下情形:
(一)被列为省、市信访工作重点管理单位的;
(二)对群众反映的合理问题处理不力或处理不当,导致发生较大规模到省、去京集体上访,围堵机关、堵塞交通,造成不良影响的;
(三)对发生重大信访事件,不及时妥善处理,造成不良影响的(重大信访事件是指群众信访引发的以下事件:围堵党政机关大门、冲击党政机关和重要场所,妨碍机关正常工作秩序;堵塞交通要道、妨碍交通秩序、拦堵、纠缠领导、妨碍领导工作,造成不良影响)。
被列为省、市信访工作重点管理单位的主要领导干部和分管领导干部不得参加本年度市委、市政府表彰的先进个人的评选。
第六条 诫勉适用于以下情形:
(一)连续两年被列为省、市信访工作重点管理单位的;
(二)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合理问题无动于衷或敷衍塞责,压制民主,作风粗暴,导致矛盾激化,发生大规模(来市100人以上、到省80人以上、去京20人以上)群众来市、到省、去京集体上访,围堵党政机关、堵塞交通要道、冲击重要场所,造成恶劣影响的;
(三)对发生的异常、重大信访事件,漠然置之或处置不当,酿成事端,造成恶劣影响的;
第七条 党纪、政纪处分适用于以下情形:
(一)连续三年被列为省、市信访工作重点管理单位的主要责任人;
(二)对群众来信不阅批,群众来访不接待,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不受理、不解决,造成严重后果的;
(三)拒不执行上级机关对重要信访问题的处理决定的;
(四)对上级机关立案交办的重要信访案件,经查实,对有关责任人按照法律、法规及有关政策规定,应予以严肃处理而不予处理,姑息迁就、袒护包庇的;
(五)对上级机关立案交办的信访案件,拒不查处,久拖不决,或编报假材料欺骗上级的;
(六)利用职权徇私舞弊,收受被控告人、被检举人或信访人贿赂的;
(七)打击报复或非法拘禁、迫害信访人的;
(八)在信访问题处理上有其他违法违纪、严重失职渎职行为的。
具有上述情形之一的,由纪检监察机关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八条 市信访局应经常对各级、各部门贯彻信访工作领导责任追究制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如发现违反规定需要追究责任的,由信访部门提出建议,报市信访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决定,然后报有关部门办理。需要移送纪检监察机关追究领导干部党纪、政纪责任的,应按干部管理权限办理。
市信访局发现县级以下单位违反信访工作领导责任追究制规定,应当追究领导责任的,可向其上一级领导机关提出责任追究的建议。
第九条 上级信访工作领导小组责令其作出检查的,由党委、政府或其主要负责人写出书面检查,十日内报上级党委、政府及其信访工作领导小组。
第十条 信访工作领导小组移送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人事部门处理的,处理结果应告知同级信访部门。
第十一条 本实施办法由市委、市政府信访局负责解释。
第十二条 本实施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我国政府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政府避免双重征税和防止偷漏税协定生效及执行的通知

国家税务总局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我国政府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政府避免双重征税和防止偷漏税协定生效及执行的通知
国税发[2003]7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政府关于对所得避免双重征税和防止偷漏税的协定》,于1993年7月1日正式签署(协定文本总局已于1993年8月4日以国税发〔1993〕054号文件印发)。2003年6月10日接我外交部通知,双方已通过外交途径相互通知完成使上述协定生效的各自国内法律程序。根据协定第二十八条的规定,该协定于1994年7月14日起正式生效,并适用于1995年1月1日起取得的所得。


国家税务总局

二○○三年六月二十五日

交通运输部关于公布第21批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量达标车型的公告

交通运输部


交通运输部关于公布第21批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量达标车型的公告

交通运输部 2012年第63号


根据《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量检测和监督管理办法》(交通运输部令2009年第11号)规定,现将已通过技术审查和公示程序的第21批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量达标车型予以公布。
附件: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量达标车型表(第21批)

交通运输部(章)
2012年12月10日






文档附件:

1.附件: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量达标车型表(第21批).doc

http://www.moc.gov.cn/zhuzhan/zhengwugonggao/jiaotongbu/daoluyunshu/201212/P020121211503409417150.doc